
法治过程的成本效益分析及其实证意义
范式总结
0-1 基础与视角
0-2 概念及研究对象
定义:交叉性、横断性、实证性
研究对象: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等
注:法律的经济分析涉及对法律行为(交换是一种行为)、对法律权利(交换是一种权利)、对法律关系(交换是一种关系)的经济分析
0-3 性质和特点
0-4 法律经济分析的必要性
0-5 法学价值观与经济学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0-6 本书的框架设计与主旨思想
导 论 为什么要进行法律的成本效益分析?
0-1 动机:法律成本多并不意味着社会正义多
0-2 成本效益分析理论的批判性回顾
0-3 法律成本效益分析的核心概念——交易成本
0-4 理论前提
0-5 方法论
第一节 学科基础与视角
一、法经济学的发展概述
二、法经济学的学科定位
第二节 选题意旨与写作思路
一、选题意旨
二、论文写作思路
第一章 法经济学范式的确立
第一节 范式概说
一、“范式”的内涵
二、范式的学术功能
三、范式的构成因素和真理性评判
第二节 法学研究范式的历史分类
一、历史唯物主义法学范式和历史唯心主义法学范式
二、应然型法学范式和实然型法学范式
三、概念法学范式和经验法学范式
四、建构型法学范式和进化型法学范式
第三节 法经济学范式的确立
一、法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二、法经济学范式的构成要素
三、法经济学范式的基本内容与学科性特征
四、确立法经济学范式的意义
第四节 法经济学范式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一、法经济学学科繁荣背后的危机
二、法经济学研究的边界
第二章 法经济学范式基础(范式概述)
第一节 法经济学基本假设
一、理论假设概说
二、初始假设:理性选择理论
三、辅助假设:环境因素特性
第二节 法经济学基本范畴:交易成本
一、概念界定及其学科意义
二、通过制度创新降低交易成本的历史考察
三、法律的交易成本分析理论
第三节 法经济学基本定理
一、斯密定理
二、规范的霍布斯定理
三、科斯定理
四、波斯纳定理
第四节 法经济学基本方法
一、经济学的个人主义方法论与集体主义方法论相结合
二、经济学的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三、博弈论方法
四、统计分析以及社会调查、预测、评估等方法
第三章 法经济学范式分析框架(范式展开)
第一节 法律成本效益理论
一、法律成本理论
二、法律效益理论
三、降低法律成本,实现法律效益的途径
第二节 法律市场理论
一、法律公共品及其特征
二、法律市场及其结构
三、法律市场的结构属性
第三节 法律供给需求理论
一、法律供给与法律需求的内涵和外延
二、法律供给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三、法律需求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第四节 法律均衡理论
一、法律均衡的概念界定
二、实现法律均衡的意义
三、法律均衡的评价标准和实现模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法经济学范式的本体性阐释(范式应用与检验I)
第一节 权利义务的相互性理论
一、法律权利义务与利益的一般性关系
二、权利的相互性与法律解释的主体间性
第二节 权利冲突及其解决模式
一、权利冲突问题与权利相互性
二、权利冲突的解决模式
第三节 法律规范的经济分析
一、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与禁止性规范
二、构成性规范与调控性规范
三、奖励性规范与惩罚性规范
四、强行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
第五章 法经济学范式的结构性阐释(范式的应用与检验II)
第一节 法经济学的部门法分析
一、产权理论与物权法的经济分析
二、合约理论与合同法的经济分析
三、社会成本理论与侵权法的经济分析
四、激励理论与知识产权法的经济分析
五、犯罪与刑罚的经济分析
六、政府规制经济学与公用事业法的经济分析
第二节 法律宏观结构的经济分析
一、公法与私法:政治国家-市民社会的关系均衡
二、民商法与经济法:研究视角-学科定位
三、中央法与地方法:权力-利益的法律博弈
四、正式法与试行法:试错-创新的制度变迁
五、国家制定法与民间习惯法:互补-替代的实现格局
第六章 法经济学范式的过程性阐释(范式的应用与检验III)
第一节 立法过程的经济分析
一、立法主体
二、立法体制
三、立法过程
第二节 行政过程的经济分析
一、行政过程的经济分析理论
二、非经济学行政过程的基本特征
三、行政执法效益实现的途径
第三节 司法过程的经济分析
一、概述
二、当前我国司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提高纠纷解决效率的途径
第四节 守法行为的经济分析
一、守法的经济分析前提
二、守法成本与效益
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五节 中国法制改革的经济分析
一、法制改革的概念意义
二、法制改革是一种“非帕累托改善”
三、法制改革过程类型
四、法制改革分析的启示
余论 中国法经济学研究的可能贡献
一、世界法经济学运动及其发展前景
二、法经济学在中国大陆的兴起(社会历史背景)
三、中国法经济学的未来展望
体例:编章 节 一 (一) 1 (1)
全书共分16章(含导论)、80多节,预计写作45~50万字,每节平均5000字,每本书定价在35~40元。
第一编 基本原理
编首(概述本编内容:史论结合,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同西方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及相关应用进行比较、概括)
1 第一章 法经济学的历史分析
1-1 经济学说史的批判性回顾
1-2 法学史的批判性回顾
1-3 法经济学的创立及其意义
1-4 当代国外法经济学的理论流派
1-5 法经济学运动及其发展前景
2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制度分析框架
2-1 概述: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范式比较(分野与交融)
同:经济与法律(制度)的互动关系;产权(所有制)优先原则;法律(制度)变迁与社会发展原理;理想模型(状态)预设。
异:认识论上的宏观社会制度进路——具体制度规范进路;方法论上的个体主义——整体主义;法权关系决定经济关系——经济关系决定法权关系;以交易为基础——以生产为基础;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是自然现象——是社会现象;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社会主义制度合理性。
2-2 一般理论前提:理论框架论、分析起点论、核心环节论
2-3 一般理论分析:制度发生论、制度发展论、制度演化论
2-4 从制度分析一般到制度分析特殊
2-5 马克思主义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分析图式及学科建立
3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经济分析原理
3-1 法的发生论
法律的经济和历史起源
3-2 法的发展论
基本理论
法发展的宏观历史分析——以法律制度史为例
法发展的微观部门分析——以大经济法为例
法发展的特例分析——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的发展为例
3-3 法的演进论
4 第四章 西方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4-1 法经济学的理论前提
4-2 法经济学的基本定理
4-3 法律经济分析的核心范畴--交易成本
4-4 法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哲学方法论:个人主义方法论与整体(集体)主义方法论
经济学方法论I:规范分析与实证模型分析(模型设计、结果验算)
社会学方法论II:统计分析方法,社会调查、预测、评估
4-5 法经济学实证案例分析方法
经验案例研究
5 第五章 西方法经济学一般分析框架
5-1 法律市场理论
法律公共品概念及其特征(非公共品概念)
法律市场与法律价格决定机制
5-2 法律供求理论
法律供给的概念和特征需求、法律需求的概念和特征
5-3 法律均衡理论
法律均衡概念、特征、均衡模型、判断标准
5-4 法律成本效益理论
法律成本与效益的概念、相关概念辨析、度量、评判标准、法律效益的实现
5-5 制度秩序与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生成、制度功能、制度维持、制度变迁(强制性变迁、诱致性变迁)、结论
6 第六章 西方法经济学的部门法分析(以英美普通法为例)
6-1 公共选择理论及其对宪法、宪政的经济分析
6-2 政府规制经济学及其对政府经济管理的经济分析
(附:作为自然垄断的公用事业规制的经济分析)
6-3产权理论与财产法的经济分析
科斯、威廉姆斯、诺思产权理论概述,财产法的一般分析
6-4 合约理论与合同法的经济分析
科斯、张五常的合约理论,合同法的一般分析
6-5 激励理论与知识产权法的经济分析
6-6 微观产业组织理论、厂商理论与市场主体法(公司法等)的经济分析
6-7 社会成本理论与侵权法的经济分析
科斯之社会成本理论、汉德公式等
6-8 威慑理论与刑法(刑罚制度)的经济分析
6-9 反垄断法分析的经济学原理
第二编 实践研究
编首(概述本编内容:深入阐述中国大陆法经济学运动的理论与实践进展,对法律规范、法律基本关系、部门法、相关法律问题以及中国法治过程进行具体应用的经济分析,展现中国法经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基本理念)
7 第七章 中国大陆的法经济学运动
7-1 法经济学学科在中国大陆的兴起(社会历史背景)
7-2 中国大陆法经济学理论新视野
7-3 中国法经济学的实践进展
8 第八章 法律权利、义务、责任以及法律规范的经济分析
8-1 法经济学的本体阐述(主体间性、权利义务的相互性、相对性等)
8-2 法律权利义务的经济分析
8-3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经济分析
8-4 法律规范的经济分析
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与禁止性规范
构成性规范与调控性规范
奖励性规范与惩罚性规范
强行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
8-5 信息不对称与法律监督
8-6 其他(法律解释)
9 第九章 几对法律基本关系的经济学解析
9-1 实体法与程序法
9-2 公法与私法
9-3 民商法与经济法
9-4 中央法与地方法
9-5 国家制定法与民间习惯
9-6 正式法与试行法
10 第十章 部门法的经济分析I
10-1 物权法的经济分析(法典制定与创新)
10-2 合同法的经济分析(统一合同法的制定与创新)
10-3 侵权法及归责原则的经济研究
10-4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分析
附:计算机软件盗版的经济分析
11 第十一 章部门法的经济分析II
11-1 诉讼制度的经济分析与审判方式的改革
11-2 公司法的经济分析
11-3 产品质量法的经济逻辑
11-4 证据法的经济分析
12 第十二章当前国际经济法的经济分析理论
12-1 世贸组织规则的基本原则及其经济意义
12-2 国际金融规则《巴塞尔协议》的经济意义
12-3 国际法与国内法(经济全球化视野中的国际法与国内法)
13 第十三章几个法律问题的实证案例分析
13-1 中国户籍制度的效率取向改革
13-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经济分析
13-3法律本土化与法律移植的经济分析
13-4 “严打”的法经济学分析
13-5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的经济分析
13-6惩罚性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
13-7经济行政法规泛化与治理“三乱”的经济分析
13-8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的经济分析
14 第十二章中国法治过程的经济分析
14-1 立法过程的成本效益分析(立法主体、立法体制、决策模式等)
14-2 执法过程的成本效益分析
14-3 司法过程的成本效益分析(审判成本、法官中立、信息配置)
14-4 守法过程的成本效益分析
15 第十五章中国法制改革与法经济学的未来
15-1 法制改革路径的选择与法律创新
15-2 中国法制化过程的成本收益分析
附:中国的法经济学的可能贡献
15-3 中国法经济学的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