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
一、简答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中华民国约法》在性质上的区别是什么?
二、名词简释
1、奴隶制时代的五刑
2、约法三章
3、新民主义三大经济纲领
三、填空
1、《法经》是战国时期_____国的_______著的。
2、“具律”正式改为“名例律”始于______朝______律。
3、1931年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召开了_________大会,通过了一部根本法,名为_____。
四、正误判断
1、“春秋决狱”始于东汉。( )
2、《大清新刑律》是中国近代颁布并正式施行的第一部专门化的刑法典。( )
五、选择
1、“官当制度”开始于_______时期。(①汉朝_②南北朝_③唐朝)
2、中国近代正式颁布施行第一部民法典是______政府。(①清朝政府_②北洋政府③南京国民政府)
1992
一、简答《中英南京条约》何时签订?主要内容有哪些?
二、名词
1、出入人罪
2、洗冤集录
3、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
三、填空
1、“刑法志”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__创始的。
2、《开皇律》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____皇帝颁布的。
3、“会典”开始创立于____________朝。
四、判断
1、中国古代公布成文法始自战国时期。( )
2、中国正式颁布第一个民法典是在北洋政府时期。( )
五、选择
1、中国古代法典编纂按六部分自始于(①唐朝_②明朝_③清朝)
2、中近代法律制度采用六法体系始于(①清末_②北洋政府_③南京国民政府)
1993
一、简答题近代中国制定过哪几部刑律或刑法典(含草案)?
二、名词
1、出礼入刑
2、化外人
3、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
三、填空
1、八议入律始于______朝________律。
2、九章律除盗、贼、囚、捕、杂、具六律外,还增加了______律、________律、_____律。
3、清末颁行的两个宪法文件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四、正误判断
1、《法经》为商鞅所著。( )
2、约法三章是刘邦即皇帝位后提出的。( )
五、选择
1、《中华民国民法》是(①南京临时政府_②北洋政府_③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
2、“周有乱政而作(①汤_②九_③吕)刑”
1994
一、简答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
二、解释下列名词
1、五听
2、重罪十条
3、大理寺
三、填空
1、西周时期婚姻大礼依次是______,问名__________,纳征、请期、亲迎。(六礼)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方起草的民法草案是_____年完成的______。
四、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是( )
①公元前476年_②公元前536年__③公元前221年
2、“折杖法“是( )代的刑罚制度。①唐__②明__③宋
3、北洋政府时期制定的第一部宪法草案是( )。
①五五宪草___②天坛宪草___③中华民国约法
五、判断正误
1、禹刑是中国最早的法典。( )
2、大清新刑律是中国第一部正式施行的刑法典。( )
3、马锡五审判方式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 )
1995
一、简答封建制“五刑”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二、名词解释
1、厂卫
2、三赦之法
3、化外人
三、选择填空
1、《法经》的制定者是____时期的_____。
a.战国__商鞅___b.战国__李悝___c.春秋__李悝
2、_____时期司法改革过程中将______改为法部。
a.清初__大理寺___b.唐初__刑部____c.清末__刑部
四、单项填空
1、管制刑首创于______时期的革命根据地。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文件是_______时期颁布的______。
3、“九章律”是在______六篇基础上增加___、___、___三篇而成的。
五、判断
1、西周时期幼年人犯罪可减免刑罚。( )
2、晋律首次将“八议”入律。( )
3、官当制度始于唐代。( )
1996
一、简述西周时期的“婚姻六礼”。
二、名词解释
1、公罪
2、恶逆
3、管制
三、单项选择
1、“亲亲得相首匿”制度正式形成于( )。A.唐太宗__B.魏明帝__C.汉宣帝
2、清朝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 )。A.提刑司__B.刑部__C.大理寺
四、多项选择
1、清初主要立法指导思想是(_____)。_
A.重典治国__B.满汉分治__C.详译明律__D.参与国制
2、秦朝的徒刑有(_____)等若干种。
A.城旦舂_B.劓_C.斩左趾__D.隶臣妾
3、南京国民政府颁行的民法典除总则编外,还包括( )等篇目。
A.继承编___B.亲属编___C.物权编____D.债权编
五、判断
1、《法经》的制定者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子产。( )
2、“张杜律”是晋律的别称。( )
3、《宋刑统》中正式规定了凌迟刑。( )
1997
一、简述清末修律过程中对刑法的修订。
二、解释名词
1、城旦舂
2、左官律
3、三司推事
三、单项选择
1、《宋刑统》中正式规定了( )。
A.凌迟刑___B.腰斩刑___C.折杖法___D.充军刑
2、明代的刑部是中央( )机构。
A.主审____B.司法行政_____C.复核____D.监察
四、多项选择
1、汉《九章律》是在《法经》基础上增加(_____)等篇而成,故《九章律》。
A.户律___B.兴律___C.金布律___D.jiu4厩律
2、北洋政府时期制定的重要宪法文件有( )等。
A.临时约法__B.袁记约法__C.天坛宪草___D.贿选宪法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______)。
A.保护民族工商业___B.实行减租减息___C.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____D.没收官僚资本
1998
一、解释名词
1、眚
2、丁忧
3、会审公廨
二、单项选择
1、秦朝时适用( )等残酷的刑罚。
A.凌迟___B.具五刑____C.刺配___D.戮尸
2、在清代,( )可以处理满人诉讼。
A.审刑院____B.理藩院_____C.大宗正府______D.内务府慎刑司
三、多项选择
1、唐律规定的保护官僚贵族特权的制度包括(_____)。
A.请____B.赎_____C.官当_____D.自首减罪
2、明代的特务机构包括(_____)。
A.司礼监_____B.东厂______C.内行厂_______D.步军统领衙门
3、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的原则是( )
A.依靠贫雇农____B.团结中农____C.正确对待地主富农____D.保护工商业者
四、简述西周时期司法诉讼中的“五听”制度。
1999
一、解释名词
1、典卖
2、十九信条(《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3、“五·四指示”
二、单项选择
1、西周时期,实行( )的婚姻制度。
A.一夫多妻制___B.一夫多妾制___C.一夫一妻制____D.嫡长子继承制
2、《易答条例》是( )时期制定的恢复笞刑的单行法规。
A.三国两晋南北朝___B.明朝洪武____C.清朝雍正____D.北洋政府
三、多项选择
1、春秋战国时期公布成文法运动的成果包括( )等。
A.铸刑书____B.约法三章____C.竹刑_____D.铸刑鼎____E.《法经》
2、按唐律的规定,“十恶”重罪包括( )等严重犯罪。
A.谋反___B.谋大逆____C.通行饮食____D.大不敬____E.不义
3、在国民党“六法”体系中,有基本法典的法律部门有(_____)。
A.宪法___B.民法___C.民事诉讼法_____D.刑法_____E.刑事诉讼法
四、简要说明唐律中关于“化外人”犯罪的规定。
2000
一、判断题
1、商代前期在继承上实行“兄终弟及”制度。( )
2、邓析综合各国法律,编成刑书刻在竹简上,称为“竹刑”。( )
3、汉武帝时官史私自到诸候国任官,依《左官律》给予刑罚。( )
4、在朝堂之上杖责大臣的“廷杖”制度盛行于清朝。( )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称“袁记约法”。( )
二、单项选择
1、“重罪十条”首次规定于( )
A.《北齐律》___B.《魏律》___C.《唐律》____D.《晋律》
2、清末官制改革将大理寺改为( )
A.大理院_____B.刑部_____C.法部_____D.最高法院
三、多项选择
1、西周时司法制度中的“五听”包括( )_
A.辞听______B.色听_______C.耳听______D.心听
2、清代秋审结果包括( )
A.情实______B.缓决_______C.可衿______D.可疑
四、名词
1、“八议”
2、《唐律》
3、《明大诰》
五、简述《宋刑统》的结构特点。
2001
一、名词解释
禁榷
凌迟
厂卫
二、填空
1、 西周时期把过失犯称为_____故意犯罪称为_____
2、 《晋律》又称为_______或______
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审判采用_____级_____审的体制
三、单项选择
1、 汉《九章律》在《法经》六篇基础上增加了()等三篇
2、 廷杖制度盛行于()时期
3、 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时期(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时期)
四、简述《唐律》中“十恶”制度的主要内容
2002
一、填空题
1、 西周“九刑”,一指墨劓剕宫大辟,及流、扑、鞭、赎
2、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出自《唐律疏议》
3、 元初把境内居民分为高下四等,蒙古(西)族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4、 清代仿效《明会典》编定的《清会典》,计有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五部会典
单项选择
1、 “十恶”首次出现于()
《晋律》《开皇律》《唐律》《北齐律》
2、 “八议”首次规定于()
《晋律》《曹魏律》《北齐律》《唐律》
3、 “名例律”首次规定于()
《晋律》《北魏律》《北齐律》《唐律》
4、 元代中央司法机关中,取代大理寺住持审判的机构是()
大宗正府、宣政院、御史台、刑部
5、 清末官制改革将大理寺改为()
大理院、刑部、法部、最高法院
二、判断题
1、 西周中央审判机关称为司寇(或大司寇)
2、 汉武帝时凡官吏私自到诸侯国任官,依《左官律》给予刑事处罚
3、 在朝堂上杖责大臣的“廷杖”盛行于清朝(明朝)
4、 朱元璋修定的《明大诰》共四编
5、 《大清现行刑律》分总则和分则两篇,后附《暂行章程》五条(大清新刑律)
三、名词解释
1、《宋刑统》
2、九卿“圆审”
2003
一、名词解释3*3
1、爰书
2、六赃
3、京察
二、简答题
1、简述《法经》的主要篇目和内容(10分)
2、简述《大清新刑律》确立的刑罚体系(11分)
2004
一、名词解释
1、圜土
2、出入人罪
3、通政使司
4、刑名幕友
二、简答
简述从《法经》具律到隋唐律“名例律”的发展演变
2005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五听
2、录囚
3、大清新刑律
4、领事裁判权
二、简答(10分)
简述“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的含义。
2006
一、名词解释
1、保辜
2、六杀
3、内乱
4、法部
二、简答
简述《钦定宪法大纲》的结构和主要内容